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漫芝小說 > 曆史 > 我活在唐朝 > 第2章 武陽侯在線免費閱讀

我活在唐朝 第2章 武陽侯在線免費閱讀

作者:吳賴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2-20 17:43:01

唐王朝經曆玄武門之變後完成了權力的更替,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下的唐朝出現盛況,李世民在貞觀十四年(640年)將全國劃分10道,道下共設360州(府),轄1557縣。

貞觀二十年,吳賴被李世民追封為武陽侯,賜予李姓,地千畝,金千兩,並賜住宅一座加家丁婢女數十名。同年李廣雄繼承了父親吳賴的爵位併兼循州刺史,統領循州行政管理,李廣雄可以兼任循州刺史還要得力於當朝宰相的推舉。很快吳賴家被唐太宗李世民授封爵位的訊息傳遍了整個武陽,一時間吳家在武陽的風光無限,武陽的縣令、各地官員、富商、名門望族及有識之士均前來道喜,有送銀兩的、有送傢俱的、有送字畫的、更有武陽第一富商薑叁購置了一套城中的豪宅送於武陽侯李廣雄。也有因眼紅而心生妒忌的,李廣雄自己也心如明鏡,這一些人有的是因為自己有了權勢來巴結自己,也有真心來祝賀的。

數月後。

循州左鄰廣州右鄰潮州,麵向韶州虞州背靠南海。武陽便處於循州腹地,武陽地處沿海,商貿繁榮,但同時也麵臨著海寇的侵擾。李廣雄深知百姓的疾苦,決心首先要解決海寇問題,保障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武陽界內也是受各路勢力爭奪的地方,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內憂是以汪慎朝為首的地頭蛇,外患則是這海寇,這海寇要除會比消滅汪慎朝群黨要容易,畢竟這一動就是牽連這個武陽乃至循州的各大勢力。李廣雄在新家的案桌上如坐鍼氈,這畢竟是自己有生之年的第一次當官,而且是官位不小,現在不比之前的淡泊名利,隻為苟活於世,如今有權無勢、施展不開身手來,循州各大的勢力必定有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的,可以說是無數雙眼睛盯著自己,這關係到的不僅是的仕途,更是履行對父親的承諾。

時年三十八歲的李廣雄有三個孩子,大兒子李佑,十三歲;二兒子李裕,十一歲;小兒子李欽十歲;妻子鐘嬡芳則是四十歲。父親去年剛離世,他們母子四人的依靠便是自己,自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想到這,李廣雄這便有了承受一切勇氣與動力。

李廣雄從書房走出,邁著小步穿過寬敞的走廊,欣賞著府內的建築和裝飾。家丁和婢女們各司其職,有的在庭院裡灑掃,有的在廳堂裡忙碌,見到李廣雄過來,紛紛行禮問候,恭敬無比。

李府,座落於武陽繁華地段,占地麵積廣闊,是一座兼具人文氣息與自然美景的豪華宅邸。府邸整體佈局嚴謹,宏偉壯觀,分為內外宅院。外宅院主要包括正門、前廳、中庭和後花園等區域,寬敞氣派,彰顯出皇家建築的尊貴地位。

彆院位於李府的右側,麵向煙波浩渺的大海。彆院地勢較高,拾級而上,彷彿置身於雲端之上。從彆院的高處俯瞰,海天一色,波瀾壯闊,令人心曠神怡。彆院的白牆紅瓦,與大海的蔚藍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彆院內部裝修豪華,佈局合理,設有客廳、書房、寢室、客房等功能區域。在這裡,李廣雄可以儘情享受寧靜的時光,處理家族事務,或者與親朋好友共度美好時光。彆院的庭院裡,奇花異草、假山流水,營造出宜人的居住環境。

彆院旁邊還有一座小巧的亭子,名曰“觀海亭”。這裡是李府的觀景勝地,李廣雄常在此處品茗賞景,領略大海的壯美。站在觀海亭上,海風輕拂,彷彿能觸摸到天空的藍,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

此外,李府還包括一座私家花園,占地麵積龐大,遍植名貴花木,景色秀麗。花園中有一處湖泊,碧波盪漾,湖中有一座小島,島上設有涼亭、走廊、觀景台等設施,是李府最佳的休閒勝地。李廣雄常在此處散步、賞花、品茶,享受寧靜的生活。整個李府占地麵積廣闊,建築宏偉,彆院麵向大海,高處可以眺望到波瀾壯闊的海景。

登上彆院的最高層李廣雄臉上若有所思。要在這武陽世代紮根就得打好這第一戰,這第一戰必定要拿一個來殺雞儆猴的。想到這,李廣雄心目中早已盯上汪慎朝。

“汪慎朝、四十二歲男性外來人,近年來關於他的臭名早有耳聞,在武陽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經營著各種營生,既是武陽最大的地主也是一名狡猾的商人,據說武陽多處的賭坊和翠紅樓都是他的產業,應該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管家陳叔道。

汪慎朝這一號人物在武陽立足腳跟要從三十年前說起,那時候還是隋朝末期動亂的年代,隋朝末期616年,戰亂四起,一名叫汪武的隋朝軍官為躲避追兵帶著一家逃亡。汪武帶著一家族上百號人一路從洛陽往南逃走。所帶的士兵一路上死的死,跑的跑,最後隻剩下汪武和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十二歲,一個十歲。狼狽不堪的逃到循州五華縣一帶大兒子丟了,汪武迫於形勢危急隻好帶著小兒子一路逃到海豐縣武陽,追趕的官兵也放棄了誅殺的念頭,汪武父子這才撿回一條命。汪武帶著小兒子四處討營生也是碰壁,汪武深知生不逢時,想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生存下去總要做一個選擇,於是乎汪武在武陽當起了海寇。汪武雖然曾是隋朝的軍官,但如今,他必須從頭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海寇。好在他水性極好,他經過一段時間熟悉海域的地形,掌握潮汐的變化,研究敵人的動向。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逐漸在武陽這一帶海域中站穩腳跟。汪武不斷聯絡並召集以前的部下,在他的帶領下,他們的隊伍逐漸壯大。隨著時間推移,汪武從被迫做起海寇的生計到以海寇為生,從先前的隻求溫飽到燒殺搶掠,他們的人數從十幾個人到幾百號人,船隻也是從少到多,他們在武陽附近海域的幾座島嶼安家,他們專門搶奪來往的商船,對於兵器和女人也是一樣熱衷。汪武的名聲也是鶴立雞群,在武陽這一帶做買賣的冇有一個不認識他的,冇有一個是不懼怕他的,當地的官兵也是拿他們冇辦法。

在一個平靜的夜晚,汪武帶領著他的隊伍,悄然接近了一座沿海的村莊。這次行動的目的,是為了籌集一些必要的物資,以維持他們的生活。食物永遠是生存必要的東西,隻有填飽了肚子才能談事業,汪武深知這個道理,然而,他也知道,這樣的行動往往會帶來破壞和傷害,但他彆無選擇。

儘管汪武成為一名海寇,但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不傷害無辜的百姓,儘量減少戰爭的破壞。然而,在海寇的世界裡,燒殺搶掠仍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他們悄悄地進入村莊,迅速製服了村口的守衛。然後,他們分成幾組,迅速包圍了村子。汪武和他的小兒子一組,負責進入村子中心,控製村莊的主要建築。隨著行動的展開,村莊裡的人們紛紛被驚醒。恐慌的喊叫聲和哭聲此起彼伏,但在汪武的嚴格要求下,他的隊伍並冇有濫殺無辜。他們隻針對村子的主要目標,儘量減少對百姓的傷害。

行動過程中,汪武和小兒子展現出了出色的戰鬥技巧和默契。他們配合無間,迅速控製了村莊的主要建築。在他們的帶領下,隊伍順利地完成了任務,收集到了足夠的物資。然而,他們並冇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們明白,每一次這樣的行動,都意味著對無辜百姓的傷害。但在這個戰亂年代,他們彆無選擇,隻能在這條道路上掙紮前行。

在離開村莊之前,汪武下令燒燬了村子的糧倉。這是他的一次警告,也是他對這個時代的控訴。他希望這樣的行動,能引起當權者的關注,儘快結束這場戰亂,讓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儘管燒殺搶掠是海寇生活的一部分,但汪武始終不忘初心,期盼著戰亂的結束。他相信,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總會有曙光降臨,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而在那之前,他將繼續堅守自己的原則,為了生存,為了理想,奮鬥到底。

“廣雄,這是有關於汪家的資料,我收集了一些,你拿著。”陳叔望向李廣雄看到方向道。

“陳叔,離李府正對麵不遠處一處宅院是哪家的。”李廣雄扶著廊,把手指向西邊緩緩道。

“那處院子好像是不久前薑叁送給你的賀禮。”

“是嗎?”李廣雄不假思索的問道。

“是的,那間宅子好像還空著,可能當天到訪的人太多,你記不清楚了吧,畢竟送好禮的人多到數不過來。”陳叔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又說:“他們送了什麼東西,值多少錢我都可以估摸清楚。”

“行啊!陳叔,看來您是人越老越是記性好。”李廣雄打趣道

“你打算怎麼對付汪慎朝?”

“看來,我得找個人替我們開路。”

“誰?”陳叔疑問道。

“薑叁。”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